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匈) 瑟尔伯·昂托著 ; 王勤伯译
出 版 社: 作家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问题始于威尼斯。这是爱尔琦和米哈伊在意大利蜜月旅行的第一站。在那里,爱尔琦发现她的新婚丈夫经常独自一人在小巷里徘徊。问题在拉文纳继续出现。当夫妇二人坐在露天咖啡馆时,一个充满敌意的骑摩托车的人出现了。那是米哈伊多年未见的朋友亚诺西,他希望米哈伊和他一起去寻找儿时的伙伴埃尔文。当米哈伊错过他和爱尔琦本该搭乘去罗马的火车后,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他下了车,穿越意大利一个又一个的城市,身边萦绕着一群他以为早就在不同寻常的年轻时代告别的儿时伙伴:其中有一对富有魅力的兄妹艾娃和托马西,他们的怪异行为总是让他联想到性和死亡;埃尔文,一个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是他赢得艾娃青睐的竞争对手;另外,还有那个骑在摩托车上的暴徒。《月光下的旅人》精心钩织了一个梦境一般的历险经历,就像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是一部令人陶醉的、集合了魔幻、疯狂、情爱和惊悚的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的复合体。用评论家雷扎德·尼古拉斯的话说:“没有哪个人读完以后不会爱上这本书。”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著 ; 刘壮译
出 版 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一直以来,人类偏安于宇宙一角,自以为是宇宙仅有的文明。直到有一天,人类迎来了第一个外星文明……2131年,人类的活动遍布整个太阳系,一艘庞大的不明飞行物闯了进来。科学家以印度神话人物“罗摩”为它命名,在经过观测之后,科学家发现罗摩其实是一个空心圆柱体,于是派遣一艘飞船与它相会。人类还不知道的,他们探索的文明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认知。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理查德·琼斯(Richard Jones)著 ; 花保祯[等]译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尽管我们今天生活在舒适、设备齐全的房子里,但我们仍然不断地遭遇不速之客,有一大群小动物侵略者觊觎我们的居所。无论是地窖里的甲虫,还是卧室里的蚊子,我们都无法完全躲开它们。事实上,它们已经成为我们和我们家庭的一部分。本书以英国为中心辐射全世界,介绍了世界性分布的各种典型的小动物,探索它们如何逐渐适应进入人类家庭中生活。同时,本书附有鉴定指南,详细描述所列动物的外观、生活习性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等,读者可以了解到自己遇到的入侵者是何种生物,以及如何应对等基本生物学常识。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鱼山(曾仁臻)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造境记》是鱼山迄今为止第一本自选代表作合集。 “幻园”、“山间”、“草间”、“字间”,四个系列首度结集亮相。四种不同风格,四个不同面向,合在一起,才能读懂一个独一无二的鱼山,才能看到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这也是《造境记》这本书的初衷。在这本书中,鱼山也是第一次谈创作时的思考。鱼山不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建筑师。他访过许多园林,行过许多山路,看过许多风景,勘探、测绘、记录,这些都成为他画画的基底。他所有的画,都不舍对人和自然的关照。7篇创作谈,47条图说,谈多年来看山游园的经历,谈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解,谈造园的理想,谈画画的苦乐。 鱼山想说的,都在这本书里了。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美)巫鸿著
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法)让-弗朗索瓦·萨吕佐(Jean-François Saluzzo)著 ; 宋碧珺译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当艾滋病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虐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后,当地居民的平均寿命下降了整整20年。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的相关疫苗……在这个时代,疫苗常常成为公众舆论挞伐的箭靶,上面的例子也许能提醒大家,在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的巨大增长中,疫苗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疫苗的研制与改进是一部人类的史诗,也是科学与工业的传奇。人类一步步攻克了狂犬病、脊髓灰质炎、乙肝、黄热病……作者娓娓道来的笔法不仅引人入胜,还回答了关于疫苗制造、疫苗成分与艾滋病疫苗研制等相关问题。当然,书里也没有回避疫苗引起的争议,例如乙肝与麻疹疫苗被认为可能导致多发性硬化症与自闭症。然而事实当真如此吗?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日)田中仙翁著 ; 李友敏译
出 版 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饮茶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形式和精神几经离合,不过最初整合的是形式。在寝殿造到书院造这种武家贵族独特的建筑结构过渡中,武家的宅邸发生了种种变化。室内装饰等配合凸窗、搁板架、台板,这一书院造建筑样式的做法基本定型。吃茶的方法从室町时代后期起开始发生变化。茶会客人的人数限制在数人,称之为“茶汤”。随着茶会演变成茶汤、客人人数的减少,客间的狭小促使主客人产生一种紧张感。于是就发明了被称之为小客问或数寄屋的特别茶席。本书针对茶道问题中的美的原理,站在茶人的主观立场上进行重新诠释,重点放在了艺术的创造性和兴趣的能力上。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美)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著 ; 江滢,叶臻译
出 版 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人类历史上,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而发生在索马里和卢旺达等地的悲剧,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书中以对失败的比较案例研究,试图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一条生存与发展之道。本书分为现代蒙大拿、过去社会、现代社会、实践教训四部分,内容包括:蒙大拿苍穹下、复活节岛的薄暮、马雅文明的崩溃、维京的前奏与赋格、“开采”澳大利亚、为何有些人类社会会做出灾难性的决策等。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法)帕斯卡尔·理查德撰文 ; (法)让-马克·帕里斯摄影 陈觅译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本书忠实展现了十二家法国顶级奢侈品工坊的传奇作品。无名的巧手,内行的门道,神圣的招式,珍贵的材料,共同构成这些精美页面的核心。书中细节丰富、不加藻饰的画面,精练浓缩了目光不及之处的秘密与优雅。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林立青著 ; 赖小路摄影
出 版 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一栋的大楼的建成,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投资者、设计师的理念、独特的外形、造价的咋舌云云,谁会关心“施工危险、闲人勿进”的铁皮围墙里面把建筑物从无到有,一点点建筑起来的工人呢?这些工地上的水泥匠、焊接师傅、外劳、女工、以及工地大嫂,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围绕工地而生的 小吃店、冷饮店、槟榔西施、陪唱的阿姐,每个人的故事都令人感到无奈和动容。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日)村上春树著 ; 施小炜译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假如真有时光机》是村上春树周游世界各地,写下的妙趣横生的随笔集。在遍布苔藓的冰岛,邂逅没有尾巴的羊和可爱的迷途之鸟;再访《挪威的森林》的起点希腊小岛,在日益繁杂的街上追溯遥远的记忆。在梅雨季节去熊本,拜访夏目漱石的故居……不论怎样的旅行都充满了惊喜与意外,诸多的挫折都化为无穷的乐趣。这才是所谓的旅行,抑或说人生的意义。人生是一条单行线,假如真有时光机,你想实现什么愿望?从查尔斯河到湄公河畔,从雷克雅未克到托斯卡纳,我们跟随村上春树走遍七国十一地,仿佛乘上一台穿越现实的时光机,发现一个温暖有趣的世界。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吴芳思(Frances Wood)著 ; 柯卉译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英国汉学权威学者努力沟通中西文化的用心之作。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由此开启整整一百年的条约口岸历史。作者通过大量侨民的回忆录、笔记,描述了侨民色彩斑斓的生活,见证了这一百年里诸多历史事件。作者是一位对中国历史富有同情心的英国人,娴熟中文,能熟练驾驭中美文献资料,因此,本书填补了中国学者因语言材料所限,难以一窥海外侨民在中国多重景象的空白。另外,本书虽出于学者之手,却能似叙述的笔调展现这一百年历史中的点点滴滴,便于一般读者阅读。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汪曾祺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本书收集汪曾祺先生所有的美食随笔,分“肉食者不鄙”“素食的故事”“故乡的味道”“四方食事”“吃喝也有文化”五部分。走南闯北,美食为先,芳香扑鼻的文字折射的不仅是汪老妙趣横生的人生态度,也折射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美)埃利泽·斯滕伯格(Eliezer J. Sternberg)著 ; 高天羽译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深入脑和神经系统的内部,揭示并解读脑与神经中理性的有意识系统和幽深的无意识系统,解释两套系统怎样造就了我们或平常或怪异的行为。弄清楚脑与神经系统的运作模式和逻辑,不仅可以改变我们对心理疾病和超自然体验的看法,也会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的隐秘之处,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美)沙龙·莫勒姆(Sharon Moalem),(美)乔纳森·普林斯(Jonathan Prince)著 ; 程纪莲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集团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日光浴能够降低胆固醇吗?为什么亚洲人喝酒容易脸红?为什么天冷的时候我们想撒尿?为什么地中海地区的人都有蚕豆病的遗传基因?如果说进化是适者生存,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遗传病在进化的长河中繁盛不息?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缺铁、贫血、疟疾、蚕豆病、线虫……这些我们连提都不愿提的负面字眼,实际上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独特奇迹。美国犹太裔医学博士沙龙•莫勒姆通过切身经历和扎实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进化道路上那些神奇而令人惊诧的生命奇观,深入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生存、人类的身体及我们对疾病的理解,揭示了在过去很多时候,正是遗传至今的疾病让我们的祖先在地球生存竞赛中占据了上风。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美)阿瑟·贾德森·布朗著 ; 季我努译
出 版 社: 重庆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中国革命1911:一位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镜像》的作者布朗博士是一位著名的传教士,他笔下的晚清是虽腐败破碎但仍有希望,他两次到访中国,对中国有独到而清醒的认识。比如,他认为中国人替人顶罪、为报复诅咒别人自杀、爱面子、见死不救、迷信等被西方诟病的问题,是由中国独特的国情决定的,而且西方也有很多在中国人看来奇怪的习惯,诸如野外徒步、吃半生不熟的牛羊肉、男女同桌等。另外,他也对于中国人敌视外国人予以理解:哪个国家受到如此欺负,不会仇视反抗侵略者呢?摒弃了西方学者傲慢的观点。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日)藤原新也著 ; 吴继文译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日本当代摄影家、随笔家藤原新也的首部随笔集,共收录二十篇文字,主要描写自己在印度旅居时的感受。二十三岁时,他放弃学业,身背相机和二十卷胶片,配合《朝日画报》的企划,报道在印度的所见所闻。报道一经刊出,反响不断,两年后他又一次踏上印度的土地,继续专栏报道,后将作品结集成书。年轻的摄影师藤原新也在这部作品中追寻生命的意义、旅行的意义。他出发时,日本正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中,追求高效的社会让人心疲惫而孤独,逐渐丧失了生活的热情。他走遍印度的城市和乡村和市集,经历过沙暴,在恒河边目睹当地人的水葬、火葬,和苦行僧一起攀登雪山,观察普通村民的每日生活。他看到的印度是一个炙热的国度,这里的人们没有过度丰盛的物质文化,生活方式简单粗暴,但大家尚有热情和自由,无论卑微还是高尚,每个灵魂都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着。在这里,生命呈现出最本真的东西,美与丑都淋漓尽致,一切追求表现的形式都相形见绌。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日)河竹登志夫著 ; 陈秋峰,杨国华译
出 版 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本书基于作者在早稻田大学长期讲授的“戏剧概论”精品课程酝酿而成,是了解日本及世界戏剧发展史概貌、探究戏剧艺术本质的重要专著,自1978年出版以来风行40载。全书从人类戏剧实践活动出发,以东西方比较学的角度切入,既在相互对照中找到了东西方戏剧各自外在表现形式的特性,又深入探讨了什么是戏剧、剧本与戏剧性、演技与演员、剧场与观众等戏剧的本质共性,其中关于观演关系中能量传播与耗散的戏剧“场”的理念尤具特色,也深具影响。书中还专设两章介绍了日本世界戏剧的发展史,并附有世界戏剧史年表,既有助于对照同时代日本与世界戏剧的关系,又可在世界历史的大范畴内了解戏剧自身的发展。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黄土翔著
出 版 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大清国正是摇摇欲坠的年份。就在这个腐朽王国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镖师,却突然阴差阳错地卷入了革命党、会党、衙门之间斗争漩涡的中心,被推向他从前根本预想不到的方向。危境中智慧与智慧的交战,性命与性命的相搏,人力与宿命的角力,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故事里,几个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普通人,尝试以他们各自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改变似乎早已注定了的历史……全书详细描述了辛亥革命前三个月,以马凤云,朱阿秀,霍景旸,周汉城,刘文藻等主要人物为核心的某省革命前后几十天的风云际会。展现了多方派别人物势力如镖行、革命党、清廷、会党以及派别内部的角逐和矛盾、合纵连横、以及各个人物的层叠心境,以全新的叙事技法集中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一角,窥一斑而见全豹。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帕特里克·贝尔福(Patrick Balfour)著 ; 栾力夫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土耳其帝国通史,讲述了奥斯曼帝国从1300年左右发端,直到一战后被土耳其共和国取代的600余年历史。作者用情感丰富的语言和充沛的学识,讲述了奥斯曼帝国从建立到兴盛,攻占君士坦丁堡、横扫欧亚,到走向衰落、被卷入欧洲现代政治漩涡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