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量子的神秘世界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法)蒂博·达穆尔编 ; (比)马蒂厄·布尔尼亚绘 张能玥译

出 版 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量子力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但是,量子世界却与我们日常观察和感受到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本书讲述鲍勃和他的狗里克乘船进入了量子的神秘世界,展开一段非凡的旅行,遇见发现和创立量子力学理论的重要人物:普朗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海森堡、薛定谔、玻尔、玻恩、艾弗雷特……读者可以跟随这趟旅行,听他们亲口告诉我们量子世界的真相。 


海洋之星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爱尔兰)约瑟夫·奥康纳(Joseph O'Connor)著 ; 陈超译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847年,从饥荒肆虐的爱尔兰,“海洋之星”号起航前往纽约,船上的乘客们各自怀揣秘密与希望。而与此同时,一个幽灵在船上徘徊,如同众人的过往般阴魂不散。这段旅程将见证许多人生命的终结,而活下来的人,在新大陆能否得到救赎?《海洋之星》采用多声部的叙事和不拘一格的文本体例,以悬疑小说式的情节,再现了爱尔兰的悲剧性历史。知名文学批评家伊格尔顿称赞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使那些标志性的人物形象摆脱了平庸性”。


外星人之恋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匈)特雷西娅·莫拉(Terézia Mora)著 ; 丁娜译

出 版 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外星人之恋》是为莫拉赢得不来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集,一共十个短篇,如同十个特写,聚焦局外人生存窘境、直击时代痛点。书名中的 “外星人”并非实指来自外星之人,而是指那些徘徊在生活边缘的独行客与梦想家,那些平凡的“异类”、别扭的存在。他们对友谊、爱情和幸福的寻找往往带有戏剧性的味道:将追逐劫匪之旅演变为一场与自我的较量的马拉松爱好者;努力工作而无法陪伴孩子的单亲妈妈;喜欢开家庭客栈的“啃老”律师;靠打黑工接济艺术梦想的波兰保洁阿姨;退休后陷入精神婚外恋的日本客座教授……他们似乎被社会排斥,同时也在自我放逐;他们渴望情感寄托,却仍旧维持着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他们擅于为自己的生活建立常规,偶尔却又试探着想去打破。他们想尽办法逃离生活,而逃离的最佳方式,就是将自己没入日常的单调重复之中,对自己的欲望视而不见。在这“人人皆是孤岛”的时代,对于这样一个群体,似乎称之为“外星人”也毫不为过。


乐观而不绝望:资本主义、帝国和社会变革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美)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美)C.J. 波利赫罗纽(C.J. Polychroniou)著 ; 顾洁,王茁译

出 版 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本书是C. J. Polychroniou对诺姆·乔姆斯基所作的访谈集,时间跨度从2013年到2017年。在这些访谈中,乔姆斯基讨论了他对“反恐战争”、新自由主义兴起、欧洲难民危机以及欧盟的分裂、中东问题的和平前景、美国选举制度功能失调、核扩散和气候危机对人类构成的严重威胁以及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等问题的看法。 


建筑的梦想 : 公民、城市与未来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理查德·罗杰斯,(英)理查德·布朗著 ; 张寒译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理查德·罗杰斯是世界极富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从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到伦敦的劳埃德大厦,从马德里的巴拉哈斯机场到香港的汇丰银行,他留下了诸多名垂建筑史的经典之作。《建筑的梦想》一书是罗杰斯对自己建筑生涯的总结,回顾了他身为一名患有阅读障碍、不擅绘图的青年,是如何成长为斩获“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建筑大师的。本书既介绍了罗杰斯众多建筑代表作的设计过程与理念,又分享了他与同时代诸多知名建筑师的交往逸事,还收录了数百幅他甄选的手稿、图纸、照片,兼具趣味性、知识性与思想价值。


风暴来的那一天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吴沚默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我叫辜心洁,29岁,是个女演员。没有代表作,半年没开工。正想找人分担房租时,一个叫小陆的女孩不请自来。小陆热情,在“博慈之舟”精神康复院做社工。相处不到一个月,我发现:我的事情她都知道。而我记忆里的家族旧事——母亲出轨、父亲死亡——也因为她,拼凑出了完全陌生的版本。在“博慈之舟”,我见到一个叫丁思辰的疯女人。她在福利院长大,17岁时考上卫校,并在那里遇到我的父亲辜清礼,二人常常在河边私会……18年前,丁姨本可以出院,但那天下午我母亲去看过她……“你送的不是客人,是亲人。最早是外公,然后是爸爸,现在是外婆,还有一个人……”


文明中的疯癫:一部精神错乱的文化史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安德鲁·斯卡尔(Andrew Scull)著 ; 经雷译

出 版 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分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从《圣经》到弗洛伊德,从驱魔术到催眠术,从贝德兰姆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收容所,从体液说到现代医学,安德鲁·斯卡尔引领我们从上古走到当下,探索了疯癫的表现形式与含义,疯癫带来的挑战与后果,以及我们所采取的各种应对措施。从歌剧、小说到素描、油画,精神错乱也为各种艺术形式带来了深远影响。


中世纪动物图鉴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法)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著 ; 王烈译

出 版 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中世纪跨越千年,留下了很多关于动物的手抄本,包括寓言故事、动物百科、猎鹰专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十二三世纪在英法风靡一时的“动物图鉴”。在这些图鉴中,人们所熟识的动物拥有了迥然不同,甚至是精奇古怪的外形,有金光闪闪的狮子、五彩缤纷的豹,还有挂在树上的大雁……同时,如今所固有的动物象征也被颠覆,狼变得滑稽可笑,刺猬化身吝啬的偷盗者,公鸡则成了健忘的代名词……历经千年浮沉,延展开来的斑斓画卷重现了中世纪动物的千形万状,在这里,每一种动物都似曾相识,每一种动物却也都素昧平生……
"


维系婚姻的秘密 : 一个美国记者在印度的十年追访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美)伊丽莎白·弗洛克(Elizabeth Flock)著 ; 何金娥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伊丽莎白·弗洛克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二十二岁那年她只身来到印度的孟买,在《福布斯印度》杂志担任特稿记者。她先后跟城里六对夫妻住在一起,其间她惊讶地发现,孟买人民的爱情比她以往见识过的都要更加真诚与感性。爱人之间忠贞不渝,是当下越发快餐式的婚姻关系所缺乏的特质。2014年,在父亲第三次离婚后,她带着十几个笔记本、一部手提电脑和一支录音笔,重返孟买,从一个专业记者的视角,继续对其中三对中产夫妻的婚姻生活进行追踪纪实。她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亲眼见证了亲密关系里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与重大的人生抉择,通过数百小时或独立或集体的采访、短信、日记、邮件、医疗与法律文书等,毫无保留地展示了夫妻双方的内心隐秘。她把自己从叙述中隐去,让我们进入她的写作对象的生活,亲眼见证那些几乎让人难以承受的亲密时刻。每一种成年的痛苦也以惊人的直率得以呈现——童年的创伤、每一次流产、每一个背叛的念头。我们可以翻阅他们的日记片段、他们和情人之间的短信、他们与伴侣充满愤恨的对话内容……由此,我们得以从一个客观的视角获得与婚姻有关的启示。这几对夫妻并不孤单,无论是他们的痛苦,还是他们的梦想。


流浪的葡萄树 : 一部葡萄酒文化史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尼娜·卡普兰(Nina Caplan)著 ; 李辛译

出 版 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暂时还没有本书的相关介绍


好的经济学 : 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行动方案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美)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埃斯特·迪弗洛著  ; 张缘,蒋宗强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在这本革命性的著作中,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班纳吉和迪弗洛直面上述挑战,以明晰优雅的笔触阐述了经济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提出了诸多富有创新和启发性的解决方案,以令人信服的理由阐释了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明智之举,以应对经济增长、移民、贫困等迫切挑战。


冲锋队 : 一部新历史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德)丹尼尔·西门子著 ; 姚军译

出 版 社: 文化发展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本书根据年代和主题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对早期冲锋队的起源、成长和意识形态信念,在第三帝国初期的关键作用,在长刀之夜后及二战中对社会的军事化做出的贡献,以及在二战后遗留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重新评估了该组织在第三帝国历史和西方现代史上的重要性。 


床的人类史 : 从卧室窥见人类变迁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布莱恩·费根(Brian Fagan),纳迪亚·杜兰尼(Nadia Durrani)著 ; 吴亚敏译

出 版 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本书对人类最钟爱的家具之一——床进行披露,着重研究发生在人与床之间的人类社会史。古埃及法老相信金色的床是去往来世的枢纽,路易十四国王在床帷里统治法国,丘吉尔于“二战”中在床上挽救了英国。对莎士比亚来说,床是欢愉的社交场所,而对近代欧洲家庭而言,床是要和别家共享的设施。床曾是一个家庭最昂贵的家当,也是炫富的资本。床是人们从出生到坟墓的必经之地,也是我们讲故事、聊天和睡觉的场所。床所承担的作用,会因时间和地点不同而发生变化。 


增长的文化 : 现代经济的起源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著 ; 胡思捷译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在18世纪晚期,欧洲创新引发的工业革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分水岭。为什么革命出现在了西方而非别处?为什么它可以持续发展,造就了从没有的经济繁荣?在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著名的经济史学家乔尔·莫基尔给出了答案:早期现代欧洲独具的一种增长的文化以及欧洲启蒙运动为科学进步和突破性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而这正是引起这场爆发性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因。这并非任何欧洲文化优越性的结果,而是身处历史舞台中心的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以及偏好的彻底转变,即“文化”改变,驱使了创新方法的产生。将经济学、科学技术史和文化进化学结合在一起,《增长的文化:现代经济的起源/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为我们解释了为何在工业革命前的两个世纪,“早期现代”欧洲为我们的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周小宽著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作者在书里,列举了很多陷在“自我认知黑箱”里的成年人的样子:低价值感,觉得自己很糟糕、不被爱;不肯放松和肯定自己;一味迁就“巨婴父母”,却让自己活在内疚里;无法摆脱“为别人而活”的陷阱……本书谈论家庭、谈论爱与恨、谈论真相,都是在帮你去了解你不曾了解的自己、不曾正视的情绪。问题的解决办法,都来自对内心的认知。正视并疗愈心理创伤,学会在关系中及时止损,正确理解和消化情绪,学会和真实的自己相处,才能成为高能量的独立个体。 


陪孩子玩的100种游戏 : 用戏剧游戏培养九大能力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永祺,陈达萌著 ; 杨昊松绘

出 版 社: 新星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书里提供了100种游戏方法,有肢体类的、感官类的、扮演类的,内容丰富多样,都非常简单易操作,且大部分游戏都不需要道具,你可以随时随地和孩子玩起来,再也不用为和孩子玩什么而发愁了。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父母和孩子试玩过书里游戏,都说孩子玩的停不下来,玩的非常开心。


写给管理者的睡前故事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加)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著 ; 薛香玲,徐二明译

出 版 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通过犀利讽刺的小故事、有意境的配图、简短的观点,本书引发读者对管理的深刻思考,学习制定策略、组织团队、分辨数据,成为脚踏实地的专业管理者。管理大师明茨伯格说这是他迄今为止最“严肃”的一本书。书中一系列的比喻等你发现:“牛和花园”、“切饼干和炒鸡蛋”、“蜜蜂般的董事会”等等。这本书献给所有那些吃着炒鸡蛋,帮自己的组织像牛一样运作的管理者。


音乐迷醉指南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澳)克里斯托弗·劳伦斯(Christopher Lawrence)著 ; 符夏怡译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公司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音乐迷醉指南》是一本关于古典音乐的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劳伦斯通过一份以不同情绪为主题的“节目单”来向读者介绍古典音乐历史发展中一些伟大作曲家不为人知的故事,各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也会贯穿在故事里。人们往往觉得古典音乐高雅、迷人、浪漫至极,但古典音乐不止如此。古典音乐往往是激烈心理和情绪的直接表达,其中有很多美好的体验,但也常常令人迷惑,有时甚至很危险,偶尔还会给人令人不安的启示。克里斯托弗·劳伦斯带着我们通过聆听乐曲,来体验贝多芬与愤怒、柴可夫斯基与悲伤、瓦格纳与胜利、莫扎特与自由,所有的浪漫以及变浪漫的方式,都收藏在这本书中。


少女布莱达心灵之旅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巴西)保罗·柯艾略著 ; 马琳译

出 版 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少女布莱达心灵之旅》讲述了一个少女寻找天赋与真爱的故事。“我怎么才能知道谁是我的灵魂伴侣?”布莱达觉得这是她问的很重要的问题。薇卡笑了。她也曾这样问自己,也曾像面前这女孩一样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她知道,灵魂伴侣眼中有特殊的光,而且左肩上有个光点。薇卡并不打算把这些告诉布莱达。也许她后来能看到那光点,也许不能。答案很快就会见分晓。“这需要冒险。”薇卡说,“可能会失败,沮丧,甚至绝望,但不要放弃寻找爱。锲而不舍的人才会胜利。”


安德鲁不想孤独终老

分类: 中文

责 任 者: (英)理查德·罗珀(Richard Roper)著 ; 王颖译

出 版 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馆藏检索:点击检索馆藏

内容简介:“蓝色的月亮啊,你看到我孤独地站着。”安德鲁42岁了,他常常厌恶自己。他总觉得自己会孤独终老,不知道该如何爱任何人。安德鲁的工作是和死亡打交道:他一年参加25场无人问津的葬礼。如果有人孤零零地死去,他要去死者家里调查,确认死者是否尚有亲人在世,留下的钱是否足够支付葬礼。这是一份阴郁的工作。安德鲁觉得,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孤独终老,不会有人参加自己的葬礼。安德鲁孤独到窒息。突然有一天,新同事佩姬像一大口氧气涌进了他的生活。两人闯入一个个孤独终老者的房子,搜寻死者的生前故事,探讨人生的意义。渐渐地,安德鲁开始思考,如何再好好活一次……我总觉得我会孤独终老,又总觉得有一个人正穿过人群朝我走来。


登录我的图书馆

换一个